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研究”启动

发表时间:2019-05-29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立博体育入口中心官网点击:


  立博体育入口中心官网 (通讯员明海英) 5月26日,由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研究”开题研讨。该项目由公共管理学院胡守庚教授主持,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靳乐山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吴群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张安录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谭术魁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清军教授,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唐健研究员,立博体育入口中心官网党委副书记成金华教授、张吉军教授、王占岐教授、郭海湘教授等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校党委副书记成金华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开题会既是报告会,也是交流会、学习会,感谢专家们为项目把脉号诊、指路护航,项目组成员要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工作,并与专家勤沟通、常交流,不断更新方法、丰富经验,增强项目研究的深度与厚度。


  会上,首席专家胡守庚教授就项目选题意义与价值、总体框架与思路、重难点与创新点、子项目结构与内容、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等内容作了汇报,详细介绍了项目组长期以来对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观察与思考,阐述了对推动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专家组成员认真审读了开题报告,针对相关核心、难点问题与项目组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吴群教授指出,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需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出发,综合考虑,制定差别化政策措施。靳乐山教授从处理好现有政策和重点创新政策的关系、处理好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项目开展的建议。谭术魁教授指出,应围绕重点问题进行攻坚,重视基础性问题和重大现实性问题的研究,如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张安录教授指出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将大大改善不同区域的耕地保护行为,提高耕地保护效率,应关注土地发展权、政策的可持续性等问题的研究。王清军教授从法学角度出发,提出分类、分区研究的必要性,同时需加大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及时把握各地工作的推进情况,以便做出更具前沿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成金华教授指出研究需关注长江流域水体保护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并从项目应用价值出发,提出研究成果应以具有更高实践价值的政策建议为主。唐健研究员从自身经历出发,介绍了耕地保护与耕地保护补偿发展历史,并提出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可借鉴农用地改革中征地安置补偿等成功经验,丰富补偿模式。


  经过充分审议和认真讨论,专家们对项目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项目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现实需求和问题,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相关讲话精神,以理论创新、服务实践为方向,致力于通过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研究,弥补当前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对生态功能关注不足、耕地领域生态补偿制度缺失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期望推出一批理论精品、学术高端成果和有效的政策建议,切实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耕地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最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占岐教授对专家意见进行了总结,胡守庚教授代表项目组对专家们提出的建议表达感谢,并表示日后研究将坚持以成果应用转化为导向,切实为长江经济带及相关省市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当天下午,项目组开展研讨,邀请靳乐山教授以“中国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为题做了学术报告,他详细介绍了生态补偿分析框架、生态补偿原理、生态补偿案例等。现场交流气氛浓烈,围绕中国生态补偿政策发展、实践案例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据悉,该项目以构建有助于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协同推进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为目标,尝试在分析总结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与生态和耕地保护形势的基础上,深刻剖析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内涵、需求与障碍,继而建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投入分配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并开展政策工具体系创新研究。其将耕地生态功能与价值纳入生态补偿范畴,前瞻性地开展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对协调“保护”与“发展”关系、促成可持续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